陕西和光书画院
座机:029-86117237
Q Q:523293918
地址: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含光南路吐哈石油大厦
联系电话:13891846835 ,13384976061
主页 > 作品展示 > 冯树斌 书法艺术简介

 

书法家  冯树斌 艺术简介

 

冯树斌,号秦巴山人,陕西省南郑县人。19689月出生,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、陕西省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、陕西省水利书画协会秘书长。现为陕西省水利厅移民办副处级调研员。

自幼酷爱书法,从欧阳询《九成宫》、柳公权《玄秘塔碑》起步,后摹二王手迹,又临古今名帖,再学于佑任标准草书、孙过庭《书谱》,怀素《千字文》。在学习与实践中渐渐领略到书法的风骨、韵味和神趣。近40年临池不断,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,尤以行草见长。先后在部队和全国和全国水利、陕西水利和水库移民系统组织的各种大赛中获奖数次,从事书法创作及作品分别被北京《大众科技报》、北京《水工程移民》杂志、上海《CEO生活》杂志、陕西《西部法制报》、《青年导报》、河南《当代青年作家精品文库》丛书刊载,楹联书法作品被上海一号美术馆收藏。

联系电话:13991319992  029-87427519(办)

    箱:sxwjzd390383524@qq.com

 

 

 

随心所欲  顺其自然

——记青年书法家冯树斌先生

从仓颉造字至今,中国汉字以其独特的魅力闻名于世,但真正靠功夫把汉字中的行草隶篆写得活灵活现、气势不凡的人实不多见。偶一日,走进武警陕西省总队后勤部战勤处,看了现身为武警少校秘书的冯树斌先生的书法之后,才发现三秦大地果真到处藏龙卧虎——冯先生那苍劲挺拔、随势而取、酣畅淋漓的书法杰作,让人突然眼睛一亮,整个身心就不由自主地融进了那龙飞凤舞的艺术世界。

冯树斌先生19689月出生在陕西省南郑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,自幼敏而好学,才华横溢,受父亲影响爱上书法,上学后仍坚持每天练字。高中毕业后,先教书育人,后参军从文。由于他写得一手好字,再加上文化程度比较高,所以很快从部队新闻报道员破格选拔到军校深造,军校出来后又回到武警总队搞宣传工作。他从大山深处走来,深深地懂得自然与生命、艺术与历史的和谐统一。平时他一边博览群书刻苦学习各方面基础知识,补充营养;一边临池描摹古今名家名帖博取众家所长,自成一家,通过他的不懈努力,至今已在《陕西日报》、《人民武警报》、《西安晚报》、《三秦都市报》等报刊发表各类作品300多篇,先后4次荣立个人三等功。他这种无论在文学、书法、艺术方面的研究,还是在其他领域中探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,无不记录着一个合格军人艰苦跋涉的卓越气概和执着追求。他长期生活在部队中,思维清晰敏锐,并通过练笔习字的过程慢慢慢抵达理论的高度,这种“高境界”的抵达是与他的灵气和努力分不开的。也正如西安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杜中信所言:书法是三分才气,三分努力,三分骨气,一分技巧,什么人写什么字,这已成定论。这句话用在冯树斌身上,恐怕是再恰当不过了。

冯先生说,他刚参军那会儿,部队还没有用电脑,当时所有会议的横幅都是他写的,给他印象最深的是武术大师霍元甲对“迷踪拳”阐释的八个字:“随心所欲,顺其自然”。所以不管是临帖描摹,还是纵马行书,他都发自“随心所欲,顺其自然”,因而写的字就有个性、有激情、有气韵、有精神,极具艺术风采,比较接近书法的本质,整体体现出一个中国军人对中国书道全方面的理解和创新。当然,也可以由此想见他那充满激情、从容和扎实工作的字外功夫。

纵观冯先生的书法,不管从形式、内容还是意蕴,虚实结合的字里行间,或凝重或圆润或古雅端丽或平淡料冲和,深得柳体挺拔闲雅之韵味,冯先生的书法以行草为主,兼顾楷隶,用笔沉稳,笔沉墨黑,笔笔到位,以中锋为主,时以侧锋体现笔墨的韵味和线条的丰富;以方笔为主,时以圆笔、尖笔穿插其间,糅刻厉之态和挺拔劲朴于一体,重拙勃沉,力屈万夫,别具匠心的意境里始终洋溢着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,透露着万千雅俗共赏的情趣,给人直舒胸臆、气吞万象的艺术享受。

今走近冯先生及其书法作品,除了从他身上感觉到了巨大的艺术潜力外,也让人看到了他闪光的未来。功到自然成,我们有理由相信,只要冯先生一直沿着这条艺术之路勤奋下去,就必将拥有更大的收获,必将成为书坛上一颗耀眼的新星!

此文章刊载于2003年学海文汇丛书《当代青年作家精品文库》第三卷 记者 郑长春

 

 

 

警苑书坛一奇葩

警营,一所造就人才的学校,一座通往艺术殿堂的桥梁。

一日,有缘走进武警陕西省总队后勤部战勤处少校警官冯树斌的家,立刻被他家那种流动着的艺术氛围所包围。墙上那一幅幅自然天成的书法作品,遒劲的笔力,酣畅的墨迹,顿使人精神为之一振,感受到书法艺术的无穷魅力。

冯先生出生在陕西省南郑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,自幼聪颖。受其家庭熏陶,他从小学就迷上书法。那时,由于家贫,买不起红和笔,他常常用小树枝在火堆旁灰土上练习写字。日积月累,终有所长。在警校,他更加热爱书法艺术,学校也为他提供了展现书法技能的大课堂,他自告奋勇,主办了《学员报》,在警营这个能施展才能的广阔天地里,他抓住一切可练习书法的机会,不断提高,充实自己。调入机关后,他系统地临摹研习古代名人名帖,岳飞书写的诸葛亮《前后出师表》的章法、欧阳洵《九成宫》的圆润秀美、怀素《自叙帖》的大气奔放、于佑任《千字文》、《草书章法》的严谨规范,都使他受益匪浅。

冯先生的书法以行草为主,笔沉墨浓,中锋苍劲有力,侧锋糅而有韵,视若行云流水,观如小河潺潺,重拙勃沉,力屈万夫,别具风韵,已达到一种“心手相随,顺畅自然”的境界。

古人云:“滴水穿石,绳锯木断”。冯先生由于多年的不懈努力,至今已在多家报刊杂志发表书法作品多副。看着执着的冯先生和他的书法作品,除了感觉到他身上独具的艺术追求外,也看到了他那佳境可期的艺术未来。在此,我真心祝愿冯先生在通往书法艺术的道路上,不断攀上更高的顶峰。

(此文章刊载于20031212日《西部法制报》第2版,记者 张卓)

 

 

 

有笔墨处见精神

初识冯树斌,给人印象最深的不是他那一身戎装,满脸的憨厚,而是他持之以恒、痴迷书法、坚忍不拔的性格。

现为武警陕西省总队少校警官的冯树斌,从人杰地灵的秦巴山区走来,自幼得礼义忠厚之性,养英勇豪放之气,悟性高、勤用功,特别是从戎十余载,造就了他浩然正气、锐意创新的军人作风。

冯先生说,小时候,家境贫寒,就凭着对书法的爱好与悟性,时常独自陶醉在美妙的想象中。家乡、街头巷尾、集贸小镇的大小标语、牌匾,全成了他心目中珍贵的艺术品。所以,无论是下地劳动,上山背柴,还是围从火堆旁御寒取暖,他都常以树枝作笔,土灰作纸,信手涂鸦。上中学的日记、周记,也都坚持用毛笔小楷来书写。从军入伍,办板报、写标语,俨然成了他的“家常便饭”,不知不觉中已在书法艺术之路上走过了整整20个春秋。

冯先生的书法以行楷、行书见长,内容多以古典诗词、名人警句、楹联名篇入书。其作品醇厚飘逸、沉稳酣健,颇具“二王”之神韵,双得“颜柳”之风骨,格调昂扬奔突,笔法清润刚练,纵横驰骋,点线交织,时似长枪大戟力劈长空,雄强霸悍;时如杨柳迎风拂波,雍容平和。其笔势中锋建骨,侧锋生姿,意笔相从,豪迈飞动。笔墨过处如海染烟霞,壁悬松柏。恍恍间,你就融进那气势磅礴、形神兼备的龙飞凤舞之境界之中去了。

冯先生常临习《柳公权玄秘塔》等碑帖,且心摹手追王羲之、真卿等笔法,博采众长,汲取精华。再加上天资聪慧,观察细致,所以独悟天机,命笔得韵,最终使书法独具“点划坚实、结体雄健、笔挟风涛、章法贯通”的艺术特色。

长期的军旅生涯,锻造出他热诚淳朴、粗犷豁达的个性与气度。他为人谦逊,淡泊名利,一任红尘滚滚,人群攘攘,然总在工作之余,躲在小屋自成一统,手操纸笔,尽情地畅游艺术世界。

他书房的墙上,悬着一方他亲手书写的条幅:有志者事竟成,破釜沉舟,百二秦关终属楚;苦心人天不负,卧薪尝胆,三千越甲可吞吴。洋洋洒洒数十字,不仅向世人展开一副风云变幻的历史画卷,而且在画卷背后,还体现着一个中国军人对书法的痴迷,以及决心向艺术高峰攀登的斗志。这样的文字,这样的书法,本身就具有强烈的张力,且又高悬于这样幽雅的房间里,除了欣赏,除了激励,还有什么比这境界更深刻、更美妙、更能直舒胸臆的杰作呢?

此文章刊载于2004819日《青年导报》第6版,记者郑长春

 

 

 

 

无限风光在险峰

——记警营书法家冯树斌

冯树斌,19689月出生于陕西省南郑县秦巴山区一个贫苦农民家庭,自幼就酷爱书法。现任陕西省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的他,凭着对书法艺术执着的追求,20多年来一直笔耕不辍。20多年来,他依着书法艺术这座山峰寻路而攀:从柳公权《玄秘塔碑》起步,夜以继日地练习,寒暑不断地攀爬,继而走进《欧阳洵九成宫》、《于佑任真草千字文》,他沉浸在他们的笔墨里,心灵与之共舞,思维与之相契,渐渐领悟到两位大师的书法真谛。后又广涉博览,习岳飞书诸葛亮《前后出师表》,摹《怀人集字圣教序》,临《孙过庭书谱》,在学习前贤的基础上反复锤炼,求索体悟,逐步跨越形似超越形似,用自己的思想和笔墨构筑出自己别致的艺术风格——自然、纯朴、和谐、流畅。在几十年坚持不懈的奋斗中,他耐着寂寞,披荆斩棘,跨过了一道道坎,越过了一道道岔,取得了可喜的成绩。他的书法作品多次在部队举办的书画大展中获奖,并在《西部法制报》、《西安商报》等报刊发表,《中国当代青年作家精品文库》等刊物对他从事书法创作的经历相继作了专题报道。前不久,在陕西省委宣传部、陕西省文化厅等20多个单位联合主办的“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名人名家书画大展”中,他书写的楷书条屏《走进新时代》以歌词入书的独特形式,在来自全国万余件作品中荣获铜奖。

越接近山巅,其山势愈险,其攀登愈难。冯树斌深知此理,他对眼前的成绩并不自满,依然虚怀若谷,接纳百流,融铸千家,锐意求索。笔者相信,险峰之后,他一定会饱览艺术山巅上的无限风光。

此文章刊载于2005131日北京《大众科技报》第2版,记者 北方

 

 

 

笔墨飘逸写春秋

“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,书法是中国文化中最优秀的一部分,它与诗词歌赋以及绘画雕塑都有相通之处。当今,许多人心态浮躁,不去写字。电脑的普及,又让更多人不会写字。中国的书法需要代代传承,在当今的数码时代,我们面临的境况更难,我们肩上的责任更重。”

 不知是缘于陕西厚重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艺术传承,还是受家庭的熏陶,冯树斌对书法的兴趣,最早应该追溯到他的孩童时代。冯树斌的老父亲是一位地道的陕南农民,却最喜欢写毛笔字。上个世纪70年代,农村的生活还相当艰苦,冯家兄弟姊妹又多,家庭条件可想而知-吃穿都成问题。为写字去买笔买纸买墨显然是难以企及的幻想。冬天,一家人围坐在火堆旁烤火取暖,父亲就找一根木棍,在柴火的灰烬上一笔一划教他写字,那片生他养他的土地,成为他最早练字的纸张。

随着家境逐渐好转,小学时代的他开始用上了毛笔和纸。读初中的时候,语文老师让学生每周写两篇周记,别的孩子用钢笔或圆珠笔写,他却用小毛笔,在小方格本上写。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高中毕业后入伍的时候。当时,还不满18岁的他在陕西关中地区参军,在写横幅和标语的时候,部队发现了他这个特长,便一直让他担任新闻报道员。由于他写得一手好字,再加上新闻报道成绩突出,连续两年荣立个人三等功,很快被破格选拔到军校深造,军校毕业后又回到部队继续搞宣传工作。他在书法上的爱好不仅没有因参军中断,反而变成部队工作的一部分而日益成熟,先后多次在部队组织的各种书法大赛中获奖,被亲切地誉为“军旅书法家”。

 冯树斌感慨地说:万丈高楼平地起,一口不能吃个胖子。要把字写好,形成自己的风格,除了下一番苦功夫,没有其它捷径。冯树斌在习练书法上的“苦功夫”第一步就是从临摹欧阳洵的《九成宫》开始的,然后是柳公权的《玄秘塔碑》,然后是《兰亭序》和其他二王真迹,然后是《孙过庭书谱》、岳飞书诸葛亮《前后出师表》、《怀素千字文》、《于佑任标准草书》,然后是米芾、苏东坡、黄庭坚……他像一只不知疲倦的蜜蜂,在姹紫嫣红的书法世界里不停地飞舞、撷取,吸收养分。

 在研习前贤的基础上,冯树斌默默地求索体悟,渐渐由形似到神似,由神似到构筑自己的风格。冯树斌告诉我,早在80年代,当时热播的电视剧《霍元甲》中,给他印象最深的就是霍元甲对“迷踪拳”阐释的八个字:“随心所欲,顺其自然”。潜移默化中,他将这八个字运用到自己的书法中,字里行间散发着自身的个性、激情、气韵和精神。

 西安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杜中信先生曾说过:书法是三分才气、三分努力、三分骨气和一分技巧,什么人写什么字这已成定论。“随心所欲”的冯树斌,在“顺其自然”的心境和状态下,写出的字便是他个性和品质的写照。我们在他最擅长的行草中,能够捕捉到自然、纯朴、和谐、流畅的神韵。不管是从形式、内容还是意蕴,虚实结合的字里行间,或凝重或圆润、或华丽或平和,深得柳体挺拔闲雅的韵味。冯树斌的书法用笔沉稳,笔沉墨黑,笔笔到位,以中锋为主,时以侧锋体现笔墨的韵味和线条的丰富;以方笔为主,时以圆笔、尖笔穿插其间,糅刻历之态与挺拔劲朴于一体,重拙勃沉,力屈万夫,别具匠心的意境里始终洋溢着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,给人直抒胸意、气吞万象的艺术享受,一如他朴实而充满真挚、豪爽而不乏深沉、恬淡豁达而热爱生活的个性和内涵。

 20多年的行伍经历,让冯树斌在举手投足间都流露出军人的干练和坚毅。在他书房的墙上,悬着一方他自己书写的一副楹联:有志者事竟成,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;苦心人天不负,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。对此他深有感触:“男人要大气,不能扭扭捏捏,矫揉造作,要行云流水,要敢做敢为,更要有毅力和恒心”。转业后,随着地方工作的业务量和社会团体兼职的日益增多,冯树斌比在部队时更加忙碌,在书画界的名气也越来越大。但是,他每天都要坚持练字,长年不辍。有时在睡梦中来了灵感,半夜三更也要爬起来写上几个小时。更加难能可贵的,是他深处红尘中,都依然保持着淡泊名利的品性,因为他有一方可以任意遨游、驰骋的艺术天地,让他沉醉于此,心无旁鹜,物我两忘。

 聊到这里,我脑子里不禁冒出金庸小说中的一行诗句:“手握灵珠常奋笔,心开天籁不吹箫。”

(此文刊载于上海《CEO生活》杂志  记者  赵晓军 )

 

冯树斌书法作品展示:http://www.heguang168.com/products_view_1028.html